品名:尚羽堂雪茄型木筆 - 烏木
筆尖:尚羽堂 18k 中尖
上墨方式: International 卡式墨水/吸墨器
尺寸,重量:含蓋: 157 mm, 不含蓋: 135 mm, 套蓋: N/A, 直徑: mm, 重量: g
年初走訪尚羽堂,看了兩個下午的筆,喝了一肚子的茶,終於決定要為那支平頂緬茄瘤贖身前,堂內留守人員(據說當時老闆 Rudy 又出國找木頭去了)突然又挖出了一把木筆,當中有烏木,癒瘡木,肖楠瘤等等等 ..... 。一時,一池春水又被吹皺。
若在平時,我應該會選肖楠瘤,但當天,卻想都沒多想就決定拿了這支厚瓣烏木(Gaboon Ebony)。
柿科(Ebenaceae)柿屬(Diospyos)的厚瓣烏木(Diospyos crassiflora),樹高約 15~18 公尺,直徑平均約 60 公分。產於熱帶西非的低海拔雨林,因其產地的關係,也被稱作非洲烏木,西非烏木,Gaboon ebony,African ebony,Cameroon ebony 或 Nigerian ebony。
厚瓣烏木的心材通常為黑色(Jet-black),普遍都認為它是柿木屬中最黑的。此木質重(比重比水大),防蟲性佳,堅固耐用,但不易加工,有時木材紋理交錯,加工時可能會發生撕裂的情形,另外,一般也認為它在對應季節的變化上有穩定性較差的缺點。
早在古埃及時期厚瓣烏木就頗受重視而大量的被使用。
在日本,厚瓣烏木與其它烏木被通稱為“黑檀”。分類上,主要以外觀作區分,分別為本黑檀,縞黑檀(條紋黑檀),青黑檀及斑入黑檀(斑紋黑檀),像厚瓣烏木這樣全黑的烏木,即為“本黑檀”。
而在中國大陸,厚瓣烏木亦被列為國家標準紅木之一,更確立它在大陸紅木市場的身價。
在日常應用上,厚瓣烏木主要被使用於雕刻,工藝品,樂器,工具握把等。
由於市場需求量大,較大棵的厚瓣烏木幾乎都被砍完了,也由於砍伐的速度太快,目前厚瓣烏木已被列為 endangered (瀕危)等級。其價格也因此居高不下,通常來說,它的價格會比一般“紅木”(redwood)(註一)高上二到三倍。
過去也經常在一些傢俱,藝品店看過用 gaboon ebony 所製成的裝飾品,但是,真的會想要買一支烏木鋼筆,最主要的,還是因為受到筆友分享了一支黑嚕嚕的筆的影響。
除了材質外,會選這支筆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,就是它雪茄型(Balance)的外型,就如以前提到過的,尚羽堂後來的木筆幾乎都是以平頂造型為主,但我個人仍覺得雪茄型的筆身較合手,而這支烏木又是當時看到的一干木筆中,唯一一支雪茄型的木筆,所以,當時也沒考慮太久就拿了這支烏木。
這支厚瓣烏木鋼筆外觀上的特色就是 -- 黑。黑到不像木頭的烏木筆蓋,筆桿配上黑色的硬橡膠握位。讓金色的筆尖成為視覺上的焦點。本來想幫它取個名字的,叫“玄武”嘛,好像太菜市場了,叫“黑無垢”,聽起來又好像是“黑汙垢”,因此,想一想還是作罷了。
不過,這支筆黑歸黑,仔細看的話,就會發現,它和其它尚羽堂的木筆一樣,筆蓋和筆桿的木紋還是有相互對應的,真是為難師傅的眼睛了。
僅管在收這支筆的過程中發生了一點小插曲,但問題總算是獲得解決了,這期間也很感謝尚羽堂非常積極的處理及良好的售後服務。目前為止,個人對這支尚羽堂烏木也都非常的滿意。若要說這次購筆有什麼美中不足的地方,就是當初沒有下定決心多帶幾支,以致與幾支僅有一面之緣的筆失之交臂,不過,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。
註一:這裡的紅木(redwood),或許應該說是紅杉,指的是柏科(Cupressaceae)紅杉亞科(Sequoioideae)內三個屬,紅杉(Sequoia),巨杉(Sequoiadendron)及水杉(Metasequoia),的植物。並非中國傳統所稱的紅木。
不過,厚瓣烏木再貴應該也不會比水杉貴就是了。
註二:據尚羽堂表示,這支烏木鋼筆上過生漆,但不知為何有一滴生漆滴在上面沒有拋光,後來生漆乾掉後,就成了上面的小硬塊了。
註三:本篇內文的照片中,沒有一張是同一面的,這應該足以解釋這隻筆黑的有多均勻了。
筆尖:尚羽堂 18k 中尖
上墨方式: International 卡式墨水/吸墨器
尺寸,重量:含蓋: 157 mm, 不含蓋: 135 mm, 套蓋: N/A, 直徑: mm, 重量: g
年初走訪尚羽堂,看了兩個下午的筆,喝了一肚子的茶,終於決定要為那支平頂緬茄瘤贖身前,堂內留守人員(據說當時老闆 Rudy 又出國找木頭去了)突然又挖出了一把木筆,當中有烏木,癒瘡木,肖楠瘤等等等 ..... 。一時,一池春水又被吹皺。
若在平時,我應該會選肖楠瘤,但當天,卻想都沒多想就決定拿了這支厚瓣烏木(Gaboon Ebony)。
柿科(Ebenaceae)柿屬(Diospyos)的厚瓣烏木(Diospyos crassiflora),樹高約 15~18 公尺,直徑平均約 60 公分。產於熱帶西非的低海拔雨林,因其產地的關係,也被稱作非洲烏木,西非烏木,Gaboon ebony,African ebony,Cameroon ebony 或 Nigerian ebony。
厚瓣烏木的心材通常為黑色(Jet-black),普遍都認為它是柿木屬中最黑的。此木質重(比重比水大),防蟲性佳,堅固耐用,但不易加工,有時木材紋理交錯,加工時可能會發生撕裂的情形,另外,一般也認為它在對應季節的變化上有穩定性較差的缺點。
早在古埃及時期厚瓣烏木就頗受重視而大量的被使用。
在日本,厚瓣烏木與其它烏木被通稱為“黑檀”。分類上,主要以外觀作區分,分別為本黑檀,縞黑檀(條紋黑檀),青黑檀及斑入黑檀(斑紋黑檀),像厚瓣烏木這樣全黑的烏木,即為“本黑檀”。
而在中國大陸,厚瓣烏木亦被列為國家標準紅木之一,更確立它在大陸紅木市場的身價。
在日常應用上,厚瓣烏木主要被使用於雕刻,工藝品,樂器,工具握把等。
由於市場需求量大,較大棵的厚瓣烏木幾乎都被砍完了,也由於砍伐的速度太快,目前厚瓣烏木已被列為 endangered (瀕危)等級。其價格也因此居高不下,通常來說,它的價格會比一般“紅木”(redwood)(註一)高上二到三倍。
過去也經常在一些傢俱,藝品店看過用 gaboon ebony 所製成的裝飾品,但是,真的會想要買一支烏木鋼筆,最主要的,還是因為受到筆友分享了一支黑嚕嚕的筆的影響。
除了材質外,會選這支筆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,就是它雪茄型(Balance)的外型,就如以前提到過的,尚羽堂後來的木筆幾乎都是以平頂造型為主,但我個人仍覺得雪茄型的筆身較合手,而這支烏木又是當時看到的一干木筆中,唯一一支雪茄型的木筆,所以,當時也沒考慮太久就拿了這支烏木。
這支厚瓣烏木鋼筆外觀上的特色就是 -- 黑。黑到不像木頭的烏木筆蓋,筆桿配上黑色的硬橡膠握位。讓金色的筆尖成為視覺上的焦點。本來想幫它取個名字的,叫“玄武”嘛,好像太菜市場了,叫“黑無垢”,聽起來又好像是“黑汙垢”,因此,想一想還是作罷了。
不過,這支筆黑歸黑,仔細看的話,就會發現,它和其它尚羽堂的木筆一樣,筆蓋和筆桿的木紋還是有相互對應的,真是為難師傅的眼睛了。
這是手上第一支配備中尖的尚羽堂鋼筆,而在購筆時,也因為正值尚羽堂筆尖荒而沒能當場試筆,但寫起來並沒有太大的意外。書寫感上維持著過去尚羽堂產品的穩定性,出水豐沛,寫起來很順暢,握起來也很合手,用起來還蠻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。
雖然使用上沒有問題,但是,收到筆時卻發現了一些外觀上的小狀況,一個是在筆蓋上有一個很小的硬塊(直徑大概只有 2mm )(註二),但因為整支筆實在黑的太均勻(註三),加上我又太龜毛了,所以總覺得看得不是很順眼。另外,在筆桿上也發現一條不確定是樹紋還是裂痕的痕跡。不過,這些問題都在與尚羽堂連絡後,很快的就獲得答覆與處理了。
註一:這裡的紅木(redwood),或許應該說是紅杉,指的是柏科(Cupressaceae)紅杉亞科(Sequoioideae)內三個屬,紅杉(Sequoia),巨杉(Sequoiadendron)及水杉(Metasequoia),的植物。並非中國傳統所稱的紅木。
不過,厚瓣烏木再貴應該也不會比水杉貴就是了。
註二:據尚羽堂表示,這支烏木鋼筆上過生漆,但不知為何有一滴生漆滴在上面沒有拋光,後來生漆乾掉後,就成了上面的小硬塊了。
註三:本篇內文的照片中,沒有一張是同一面的,這應該足以解釋這隻筆黑的有多均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