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名: Sailor 世界之銘木 - 鐵刀木
筆尖: Sailor 4 號嵌入式筆尖
上墨方式: Sailor 卡式墨水/吸墨器
尺寸,重量:含蓋: mm, 不含蓋: mm, 套蓋: mm, 直徑: mm, 重量: g
以木料為主題的寫樂世界之銘木系列,在 Sailor 筆廠現行的筆款中,算是有著相當資歷的筆款,本篇就藉這支舊款的 Sailor 鐵刀木稍微淺掘一下這款筆系的背景。
初代寫樂世界之銘木的款式,其根源最早可追朔至 1968 (69) 年(註一),該廠所推出的第一支黑檀木鋼筆。根據 "Fountain Pen of Japan"一書的說法,寫樂為了紀念明治 100 週年,於 1968 年推出了 Sailor 筆廠第一款以黑檀為素材制作的鋼筆,而這款鋼筆的設計者還是寫樂吳市工廠的技術總監,同時也是長原宣義的師父,小山群一所設計的。這款筆雖然在設計上與後來的世界之銘木初代款仍有些許不同,但基本上已具備其雛形。
到了 1972 年, Sailor 推出另一款以鐵刀木為素材的木筆時,此款筆的外型算是就此定型。
之後,寫樂以此款筆型搭配不同工藝及素材推出了不少筆款,而以木頭為主題的世界之銘木系列就是其中之一。
相較於該款式的出現,寫樂世界之銘木系列這個名稱的出現就晚了許多,以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,該名稱可能在 1980 或是 90 年代才出現。這除了與該筆使用的材料有關外,應該是為了加強消費者印象的行銷手法之一吧。
舊款的世界之銘木系列大概在 2010 或 2011 年停產(註二),手上的這支鐵刀木筆應該是末期生產的產品,不過就如前面提到的,它與寫樂於 1972 年推出的第一支鐵刀木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之處。比較明顯的差異可能就只有在金屬部件的顏色(金色 vs. 銀色)及筆尖的材質了(18k vs. 23k)。
因為個人的習慣,在買這款筆時,本來是希望能夠買一支配備中尖的筆。可惜進場太慢,買的時候這款筆已經停產了,在沒有其它選擇又怕就此失之交臂的情況下,最後還是決定先收一支再說,於是就買了這支搭配細尖的鐵刀木筆。只不過,在使用後才發現和它的八字真的不是那麼合。
這支筆寫起來基本上算是順暢的,會這麼說是因為它寫起來不會斷水也不會刮紙。但它過分節制,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吝嗇的出水量,實在讓粗手粗腳的我很難體會或是享受它的書寫表現。
也正因如此,每次在用這支筆時都不禁會想,這到底是我第幾次為了買筆而買筆了......
不過,想歸想,但就過去的買筆經驗來看,我記取教訓的能力卻好像連章魚也不如啊。
註一:有關第一支黑檀木筆的推出時間,分別有 1968 及 1969 年兩種說法,目前並不能確定何者正確,所以兩種皆列出。不過,若真的是為了紀念明治百年而推出,那應該是在 1968 年就出現了。
註二:就現有的資料指出, 2010 年是寫樂最後一次在目錄上列出此款世界之銘木系列。
註三:日本所謂的唐木泛指由國外進口的木材,由於過去幾乎都是經由中國輸入,因此稱為唐木。
筆尖: Sailor 4 號嵌入式筆尖
上墨方式: Sailor 卡式墨水/吸墨器
尺寸,重量:含蓋: mm, 不含蓋: mm, 套蓋: mm, 直徑: mm, 重量: g
以木料為主題的寫樂世界之銘木系列,在 Sailor 筆廠現行的筆款中,算是有著相當資歷的筆款,本篇就藉這支舊款的 Sailor 鐵刀木稍微淺掘一下這款筆系的背景。
初代寫樂世界之銘木的款式,其根源最早可追朔至 1968 (69) 年(註一),該廠所推出的第一支黑檀木鋼筆。根據 "Fountain Pen of Japan"一書的說法,寫樂為了紀念明治 100 週年,於 1968 年推出了 Sailor 筆廠第一款以黑檀為素材制作的鋼筆,而這款鋼筆的設計者還是寫樂吳市工廠的技術總監,同時也是長原宣義的師父,小山群一所設計的。這款筆雖然在設計上與後來的世界之銘木初代款仍有些許不同,但基本上已具備其雛形。
到了 1972 年, Sailor 推出另一款以鐵刀木為素材的木筆時,此款筆的外型算是就此定型。
之後,寫樂以此款筆型搭配不同工藝及素材推出了不少筆款,而以木頭為主題的世界之銘木系列就是其中之一。
相較於該款式的出現,寫樂世界之銘木系列這個名稱的出現就晚了許多,以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,該名稱可能在 1980 或是 90 年代才出現。這除了與該筆使用的材料有關外,應該是為了加強消費者印象的行銷手法之一吧。
舊款的世界之銘木系列大概在 2010 或 2011 年停產(註二),手上的這支鐵刀木筆應該是末期生產的產品,不過就如前面提到的,它與寫樂於 1972 年推出的第一支鐵刀木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之處。比較明顯的差異可能就只有在金屬部件的顏色(金色 vs. 銀色)及筆尖的材質了(18k vs. 23k)。
鐵刀木由於質堅且防蟲性佳(耐蛀),加上紋理鮮明,自古就極受重視。
在日本,與紫檀及黑檀合稱唐木(註三)三大銘木。
在中國,也因為其木紋類似鳥羽的紋路而被稱為雞翅木,在中國大陸的紅木國家標準所列出的三種雞翅木中,屬於最高級的品種。
鐵刀木在某些地方亦被稱為黑心樹,除了因為其心材呈暗褐色甚至接近黑色外,其背後還有一個故事。
據說過去在雲南地區(西雙版納?)有一位土司,因為生前作惡多端,因此死後變成一棵樹供人砍伐作為薪材。也因為該木成長速度快,很快就能再度砍伐,因此又被稱為挨刀樹或是砍頭樹。
雖然在雲南,鐵刀木的傳說並不是那麼正面,卻不減當地人對它的依賴,除了將其當作薪材外,也使用其葉(外用)和心材(內服)入藥,傣族稱為“埋習列”,據說有怯風除濕,消腫止痛及殺蟲止癢等功效。據說過去在雲南地區(西雙版納?)有一位土司,因為生前作惡多端,因此死後變成一棵樹供人砍伐作為薪材。也因為該木成長速度快,很快就能再度砍伐,因此又被稱為挨刀樹或是砍頭樹。
因為個人的習慣,在買這款筆時,本來是希望能夠買一支配備中尖的筆。可惜進場太慢,買的時候這款筆已經停產了,在沒有其它選擇又怕就此失之交臂的情況下,最後還是決定先收一支再說,於是就買了這支搭配細尖的鐵刀木筆。只不過,在使用後才發現和它的八字真的不是那麼合。
這支筆寫起來基本上算是順暢的,會這麼說是因為它寫起來不會斷水也不會刮紙。但它過分節制,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吝嗇的出水量,實在讓粗手粗腳的我很難體會或是享受它的書寫表現。
也正因如此,每次在用這支筆時都不禁會想,這到底是我第幾次為了買筆而買筆了......
不過,想歸想,但就過去的買筆經驗來看,我記取教訓的能力卻好像連章魚也不如啊。
註一:有關第一支黑檀木筆的推出時間,分別有 1968 及 1969 年兩種說法,目前並不能確定何者正確,所以兩種皆列出。不過,若真的是為了紀念明治百年而推出,那應該是在 1968 年就出現了。
註二:就現有的資料指出, 2010 年是寫樂最後一次在目錄上列出此款世界之銘木系列。
註三:日本所謂的唐木泛指由國外進口的木材,由於過去幾乎都是經由中國輸入,因此稱為唐木。